ENG | 繁體 | 简体 
選擇全部記錄 | 中醫藥學院 | 圖書館 | 主頁 回到概覽頁面         
關鍵字搜尋


 排序





進階搜尋


拉丁科名
   Family Name (Latin)

  A   B   C   D   E   F   G  

  H   I   J    K   L   M   N  

  O   P   Q   R   S   T   U  

  V   W   X   Y   Z  


隨機圖片

菟絲子 Tusizi


【中文名稱】
【漢語拼音】 Tusizi
【拉丁學名】 Cuscuta chinensis Lam.
【科屬歸類】 旋花科  Convolvulaceae, 菟絲子屬  Cuscuta
【植物形態】 一年生寄生草本。莖攀緣性,絲狀,淡黃色,植株以吸器附著寄主來生存。花兩性,多數,簇生,具有極短的柄,花萼5裂,大約與花冠等長,花冠5裂,呈短鐘型,約2公釐長,雄蕊5枚,花柱2枚,蒴果為球形,稍扁,種子形狀變化較大,褐色。花期7-9月,果熟期8-10月。
【生境分佈】 生於田邊、荒地及灌木叢間。 分佈全國大部分地區。 藥材主產廣東、四川等地。
1. 補腎氣,壯陽道,助精神,輕腰腳: 菟絲子一斤(淘淨,酒煮,搗成餅,焙乾),附子(制)四兩。共為未,酒糊丸,梧子大。酒下五十丸。(扁鵲心書)
2. 洽腰痛: 菟絲子(酒浸)、杜仲(去皮,炒斷絲)等分。為細未,以山藥糊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鹽酒或鹽湯下。(百一選方)
3. 治丈夫腰膝積冷痛,或頑麻無力: 菟絲(洗)一兩,牛膝一兩。同用酒浸五日,曝幹,為未,將原浸酒再人少醇酒作糊,搜和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酒下二十九。(經驗後方)


 本記錄之永久網址:http://libproject.hkbu.edu.hk/was40/detail?lang=ch&channelid=1288&searchword=herb_id=D00215